开启线上直播
订阅更多信息
更多流量 更易传播
产品详情
三层屋脊式除雾器分离脱硫后烟气中的雾滴、液滴及少量固体颗粒,防止下游设备(如烟囱、风机)因液体腐蚀和结垢而损坏,同时确保排放烟气的雾滴含量符合环保标准,避免“石膏雨”“白雾”等现象的产生,提升整个脱硫系统的运行稳定性。
三层屋脊式除雾器主要由除雾器本体、冲洗系统、支撑梁及相关连接件构成。
1、除雾器本体:由多组平行排列的波形板组成,波形板一般采用聚丙烯(PP)或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(FRPP)材质,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和机械强度。波形板的形状和间距经过设计,常见的波形有折线形、正弦形等,可优化烟气与雾滴的接触路径。
2、冲洗系统:包括冲洗喷嘴、冲洗管道和阀门等部件。冲洗喷嘴均匀布置在除雾器上下表面,用于定期冲洗除雾器,防止雾滴中的固体颗粒在波形板上沉积结垢,影响除雾效果。
3、支撑梁:用于支撑屋脊式除雾器本体,保证其在烟气冲刷下的结构稳定性。支撑梁通常采用碳钢材质并进行防腐处理,或直接采用耐腐蚀的玻璃钢材质。
三层屋脊式除雾器分离脱硫后烟气中的雾滴设计参数:
1、烟气流速:合适的烟气流速是保证除雾效果的关键。一般情况下,屋脊式除雾器的设计烟气流速控制在3-5m/s。流速过低会导致雾滴无法分离,流速过高则可能使已分离的雾滴再次被烟气携带,降低除雾效率。
2、叶片间距:波形板叶片间距通常在20-50mm之间。较小的间距可提高除雾效率,但会增加烟气阻力;较大的间距则有利于降低阻力,但除雾效果可能变差,需根据具体工况进行合理选择。
3、冲洗强度与周期:冲洗强度一般为1-3m?/(m??h),冲洗周期根据烟气中含尘量、雾滴浓度等因素确定,通常在1-30分钟之间。
三层屋脊式除雾器安装方式:
1、支撑梁安装:首先要安装支撑梁,它是除雾器的重要支撑结构。支撑梁通常采用碳钢材质并进行防腐处理,或使用耐腐蚀的玻璃钢材质。根据除雾器的尺寸和重量,合理设计支撑梁的间距和强度,一般间距在1.5-2米左右,以确保能均匀承载除雾器的重量。安装时,需保证支撑梁水平度误差不超过±5mm,以防止除雾器因受力不均而变形。
2、除雾器本体安装:三层屋脊式除雾器本体一般由多个模块组成。在安装时,先将底层模块放置在支撑梁上,模块之间通过专用的连接紧固件进行连接,确保连接紧密,防止烟气泄漏。然后依次安装中间层和顶层模块,每层模块安装完成后,都要检查其平整度和垂直度,每层的平整度误差应控制在±3mm以内,相邻两层之间的垂直度偏差不超过±5mm。
3、冲洗系统安装:冲洗系统的安装至关重要。三层屋脊式除雾器冲洗管道通常采用耐腐蚀的塑料或不锈钢材质。先将主管安装在除雾器的上方和下方,然后按照设计要求连接支管和喷嘴。喷嘴的安装角度和位置要调整,确保能够均匀地覆盖除雾器的表面,一般喷嘴与除雾器表面的距离在300-500mm之间,冲洗角度为60°-90°,以保证冲洗效果。